9月7日訊 今天,《體育周刊》記者馬德興在社交媒體上寫了一篇文章,譴責中國球員和日本球員在個人素質上存在巨大差距。
12年前,馬德興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篇關于日本高中足球的特別文章,他感慨地寫道:
當我12年前寫這個系列時,我仍然記得當時采訪中的許多場景。例如,為了趕上學校團隊的早期訓練,我早上5點多起床趕地鐵。早期訓練從6:30開始。在中國,即使是職業隊,哪支球隊仍在安排早操?你能問問長友佑都嗎?他在一所明智的大學里做早操嗎?
在去年亞洲杯之前,揚科維奇要求第二天早上6點起床做早操,因為他輸給了中國香港隊..
此外,在采訪中,其他球員說練習有多困難?你聽說過“尿血”嗎?今天的中國球員,更不用說校園足球運動員了,甚至是專業團隊和職業團隊的球員,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嗎?
我們現在常常是“錢”、“錢”、“錢”!不要談論系統、機制和問題。首先問一個最基本的問題:中國足球運動員每天的訓練量是多少?一周的訓練量是多少?一年的訓練量是多少?按照“一萬小時理論”,夠不夠?中國足球水平低,首先不是“競賽”水平低嗎?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人每周訓練多少?一年的訓練量是多少?拉別人有現實意義嗎?
作為中國足球的最高管理部門,中國足協每年花多少時間參加比賽?會議數不勝數。有多少會議與訓練、比賽、技術和戰術、足球有關?
人們的足球發展并不局限于足球。學校從事足球,強調“成為男人”,而不是“成為男人”star”。包括各種傳播,特別是足球文化的傳播等,都是全方位的。如今,中國足球已經成為“足球行業的一件事”,其他人都成了看客,不高興了,輸了幾句罵。現在網絡靠流量,只要有流量,怎么辦。他們不在乎足球能不能做好。
相關標簽
中超資訊
中超錄像